宜宾有2200年建城史、4000年酿酒史、3000年种茶史,养育了无数文坛大师,积聚了多姿多彩的长江文化、酒文化、僰苗文化、哪吒文化、抗战文化、民俗风情文化。
泸州,古称“江阳”,有2000多年历史文化,形成了以名酒文化、生态文化、红色文化、历史文化、长江文化为代表的五大特色旅游资源。
“宜宾和泸州,是川南地区的两个代表性城市,‘两杯酒’撑起宜宾、泸州经济的‘半边天’。然而,两地的书画文化同样源远流长。”唐林介绍道,宜宾珙县崖墓上的岩画是中国著名的原始岩画,泸州汉代合江出土的画像石棺,数量之多、题材之丰富,均是两地绘画历史悠久的有力证明。
书法方面,两地也是人才辈出。宋代伟大的诗人黄庭坚曾在宜宾生活三年,留下了众多墨迹。明代,四川唯一的状元、四川历史文化名人杨慎在泸州居住时,在苏东坡的《潇湘竹石图》上题跋书法——《题东坡潇湘竹石图卷》,现藏于中国美术馆,是镇馆之宝之一。宜宾南溪人、清代蜀中唯一的状元骆成骧的老师包弼臣,自创了一种将北碑与南帖熔为一炉、独树一帜的“包体字”,自成一格。宜宾江安人傅增湘曾为西晋陆机《平复帖》题跋,傅氏跋文是得以让人们了解《平复帖》递藏历史最珍贵的资料,素来为书界高度重视。
如今,宜宾、泸州的书画文脉仍在延续,出现了一批有影响的书画家,如李代煊、傅士河、邓光源、成泽文、葛伟杰等,两座城市的书画发展未来可期!
唐林谈书画
点击图片查看原图
黄庭坚——《题苏轼寒食帖跋》
“黄庭坚是北宋诗人,与张耒、晁补之、秦观均游学苏轼门下,天下称为‘苏门四学士’。开创江西诗派,为江西诗派鼻祖。论书法,与苏轼、米芾、蔡襄等齐名,合称‘宋四家’。由于黄庭坚在蜀地(不含重庆)度过了两年多的贬谪生活,作为书法家,他当时写有大量书法作品。”唐林表示,据《四川美术史》统计,黄庭坚在蜀地这段时间大约写了43件作品,如《题苏轼寒食帖跋》《泸州木龙岩题名》《戎州锁水磨崖留题》等。
其中,《题苏轼寒食帖跋》书于黄庭坚从宜宾前往眉山青神县探望姑母的路途中。题跋如下:“东坡此诗似李太白,犹恐太白有未到处。此书兼颜鲁公、杨少师、李西台笔意,试使东坡复为之,未必及此。它日东坡或见此书,应笑我于无佛处称尊也。”
“《题苏轼寒食帖跋》是人们公认的,黄庭坚楷行书代表作之一,历来为人们所珍视。苏轼《黄州寒食诗卷》被誉为‘天下第三行书’,加上黄庭坚楷行书后跋,形成了‘双璧’的稀世墨宝。”唐林点评道。
点击图片查看原图
杨慎——《题东坡潇湘竹石图卷》
杨慎是四川新都(今成都市新都区)人。明代著名文学家,明代三才子之首。杨廷和之子。杨慎少年时期十分聪颖,11岁作诗,12岁拟作《古战场文》《过秦论》,人皆惊叹不已。杨慎是正德六年(1511年)状元,是明代四川唯一的状元。他在滇35年,拥有极高的声誉。直到今天,在云南当地老百姓中最崇敬的三位神(或人)是观音、孔明、杨慎。杨慎的后半生都是在西南地区度过的,对西南地区的历史、文化、地理等均有所研究,有不少专著传世,对西南地区的文化产生了较为深远的影响。
“杨慎存世书法有三幅是在泸州所书,分别是《题东坡潇湘竹石图卷》《跋文徵明木泾幽居图并书卷》《题明故待封君南潨张公墓志铭额》。”唐林介绍道,其中《题东坡潇湘竹石图卷》现藏于中国美术馆。嘉靖三十七年戊午(1558)八月二十六日书于四川江阳江山平远楼,即今泸州城西忠山顶上。
杨慎留在画卷上的墨宝,写在图卷后幅的末端,是一首七言长歌,其后复有小跋,共212字。
“此书描述了观赏苏轼《潇湘竹石图》所引发的丰富联想。虽然苏轼怀才不遇、遭到贬谪的身世与杨慎‘同病相怜’,但是杨慎并没有充满悲痛。”唐林点评道,杨慎行笔流畅稳重,含蓄圆转,气势连绵,如行云流水般,流露出晋人韵致。“杨慎的跋文对于东坡画卷来说是增色,而对于其本人来说也是墨迹流传的重要书法、文学作品之一。”
点击图片查看原图
包弼臣——《南溪增修瀛洲阁记》
包弼臣是宜宾南溪人,清同治丁卯年举人,被时任四川学政的何绍基赞为“叙州三杰”之一。曾任盐源训导、邛州学政、资州学政长达20多年,培养出大批人才,清代蜀中唯一的状元骆成骧即出其门下。著有《南上遗吟录》《西园记》《谷叟诗文稿》等文集。
“包弼臣擅真书、行草,早年遍临晋、唐、宋名家法帖,掌握颜、柳、欧、苏字体奥妙,可谓遍取诸家,各取所长。包弼臣把北碑的结体和用笔,揉在楷、行书中,碑、帖结合,书风为之一变,40岁以后便形成了自己的风格,号称“包体”,书名震动京师,传遍全国。”唐林表示,“包体”对后来者如赵熙、颜楷、谢无量、陈楚帆等人走上碑帖结合的书法之路,影响甚巨。包弼臣是晚清具有重要代表性三大碑派书家(张裕钊、赵之谦、包弼臣)之一,在近代书法史上非常具有代表性,在四川影响很大。
“《南溪增修瀛洲阁记》是‘包体’的代表作,写于1884年。”唐林表示,此作笔酣墨饱,痛快淋漓,既有北碑沉郁雄强之力感,又有南帖潇洒飞动之神采。“包弼臣的书法,无论是结体还是用笔,皆是碑、帖兼治。其结体是将颜字的宽绰、柳字的谨严与北碑的方整峻峭融会在一起,同时还运用了破格、夸张、奇险的结字法,使整幅作品参差错落,显得极为生动自然。”
点击图片查看原图
傅增湘——《平复帖》跋文
“傅增湘是宜宾江安人。清戊戌科进士,庶吉士。先后创办天津女子公学、高等女学,北洋女子师范等学校,是中国第一个创办女子学校的人。傅增湘无论是在藏书、校书方面,还是目录学、版本学方面,堪称一代宗主,是中国著名学者,大收藏家。”唐林介绍道,傅增湘的书法以楷书和行书为主。近代书画名家、收藏家均以得到傅增湘的题跋为荣,故其题跋作品存世较多。
“傅增湘在书法上最著名的事件是为西晋陆机《平复帖》题跋。《平复帖》书写于西晋,是传世年代最早的名家法帖,也是历史上第一件流传有序的法帖墨迹,有‘法帖之祖’的美誉,被评为九大‘镇国之宝’之一。”唐林表示,傅增湘的书法跋文是得以让人们了解《平复帖》递藏历史最珍贵的资料,素来为书界高度重视。《平复帖》傅增湘跋文(含题款)共计1288字,楷书,工整流畅且活泼,为文人字之典范。